為了搭上這波無人機風潮,行政院正式拍板無人機納管于 2020 年3月31日上路,交通部近日也公告子法,無人機操作者須通過注冊機器、通過學科及術科測驗等三關,才能取得最高等級的專業(yè)操作證照。高盛研究也預估,至2020年全球無人機商機將逾新臺幣3兆元,送包裹、巡電廠都是應用方向,臺灣無人機應用商機有無限想像空間,明年正式起飛。
近年來,也越來越多創(chuàng)業(yè)團隊在此領域耕耘。像是桃園新明青創(chuàng)基地輔導的航見科技,攜手大數聚物聯科技公司今年二月發(fā)表「TOPOLOGY商用無人機聯網平臺」,擁有低功耗、低成本、高穩(wěn)定性三個特點,讓商用無人機聯網服務的平臺,打破過去一般無人機受限于無線技術短程距離限制,中小企業(yè)都可輕鬆導入。團隊去年底還曾受邀參加美國最大新創(chuàng)展TechCrunch Disrupt SF。
送血清、淤泥檢測,航見科技拓展多元應用領域
對無人機來說,不同的應用場域就會有不同的挑戰(zhàn)要克服。今年,航見科技完成了一項艱困的任務「在阿里山運送蛇毒血清」。位于嘉義的里佳部落地處阿里山鄉(xiāng)的最南端,海拔高度為1000~1800之間。通往部落的山路崎嶇,距離最近的鄉(xiāng)公所還有一小時車程,讓運送毒蛇血清變得不容易。
團隊參與由交通部主辦的「偏鄉(xiāng)無人機物流測試計畫」,成功克服氣候、高低海拔落差等自然限制,在15分鐘內成功運送血清。航見科技創(chuàng)辦人張東琳表示,本次運送採用全程4G聯網的方式,對無人機採用遠端網路操控的方式,無人機將可進行自動飛航的模式完成任務,并且即時的回傳圖資及重要資訊,像是高度、距離、速度等,即時掌握無人機現在的狀況。
團隊參與由交通部主辦的「偏鄉(xiāng)無人機物流測試計畫」,成功克服氣候、高低海拔落差等自然限制,在15分鐘內成功運送血清。
翻攝自航見科技官方網站
除了偏鄉(xiāng)的醫(yī)療物資運送外,團隊也將技術運用在「水利」上。以往為水庫進行水庫檢測,需仰賴橡皮艇,逐一檢測所有量測點。以面積170公傾的臺南白河水庫為例,要跑完100~150個的量測點,需費時一星期。此外,測量期間的天氣、水位也會影響其準確度。
2018年11月,航見科技協(xié)助白河水庫管理局解決水庫量測問題,為了解決快速檢測以及減少人力耗費的問題,提供水質檢測無人機(以下簡稱水質機)。水質機可以從俯瞰的角度觀察水庫淤泥的分佈狀況,可以有效的針對淤泥嚴重水域檢測水質,
除了天上飛之外,還能浮在水面上,對水下50公分進行水質檢測的任務,透過即時回傳數據的物聯網技術,使得測量單點pH值只需要花30秒鐘即可完成,亦可自動採集淤泥狀況,整體檢測任務可以在一天內完成50個單點任務,使整體的效率大幅提升。
同時支援25,000臺的設備,航見科技深化技術實力
張東琳表示,航見科技付出很多心力在技術研發(fā)上,其中包含降低伺服器資料庫負載量、資訊安全的雙向認證、提高終端裝置與伺服器資料交換效能。他強調,系統(tǒng)可同時支援25,000臺的裝置設備連線。
此外,國外時常發(fā)生墜落導致民眾受傷的新聞。航見科技深感無人機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,特別研發(fā)一套安全降落傘機制,并已取得專利。
此項專利能判定無人機的姿態(tài),自動判斷是否失控,一旦察覺危險,安全系統(tǒng)擁有最高權限,將無人機斷電,并在避免傘布遭螺旋槳捲入前提下射出降落傘,讓無人機慢速、安全著地,避免對機體與他人產生傷害。平臺未來也將會結合這項專利,讓未來的商用無人機服務更安全。
航見科技有限公司創(chuàng)辦人張東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