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管相關信息并沒有得到官方證實,但是軍事專家認為:這款無人機在綜合能力方面應該超過“翔龍”,在某些方面甚至優(yōu)于美國的“全球鷹”和“捕食者”。這款無人機的出現(xiàn),表明我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水平達到了新高度。
新型國產(chǎn)無人機視頻著實讓國內軍迷激動了一番,不過國防大學教授葛立德表示,僅從照片很難確認它究竟是我國無人機家族中的新銳,還是換了新馬甲的“翔龍”。
葛立德:網(wǎng)絡流傳照片來看,它和翔龍有一些相似性還是比較多的,但是現(xiàn)在還是不能完全的證實它這個。
“翔龍”是我國自主研究和設計的大型高空高速無人偵察無人機, 2011年6月,“翔龍”首次被公開。資料顯示:“翔龍”能夠保證具有10小時以上的留空時間,巡航飛行速度超過750公里/時,比美國的“全球鷹”快15%以上,有效任務載荷為650公斤,比美國現(xiàn)役“捕食者”大一倍多。作戰(zhàn)半徑達到2000~2500公里,通過對視頻的比較分析,軍事專家傅前哨判斷:盡管這款新型無人機從個體來看小于大哥“翔龍”,但是兩兄弟還是有較多相同點:
傅前哨:兩款無人機都采用了連接翼的設計,發(fā)動機在背部,從背部進氣,翼尖裝有小小翼,當然機頭都帶有鼓包,這一點和美國的全球鷹和捕食者是類似的,鼓包里主要裝的是衛(wèi)星設置天線,因此大型無人機和中型無人機外觀比較相似也是有道理的。
傅前哨認為,盡管新型無人機個頭小雨大哥翔龍,但在力量上卻絲毫不遜色,甚至某些方面已經(jīng)超過了美國的全球鷹和捕食者,這也是它的出現(xiàn)所以會引發(fā)全球關注,特別是航空界關注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傅前哨:前掠角小,對提高飛機的升阻比是有好處的,當然連接翼的設計本身就會提高升阻比,像美國的全球鷹和捕食者采用的是比較簡單的方案,為了增大飛機的航程、留空時間,他們盡量使翼展比較大,采用大展弦比的機翼,使它提高全機的升阻比,就是提高升力和阻力之比,但是這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結構上不好解決,因為機翼細長就會比較軟,你像全球鷹,停在地面上翼尖下垂還是比較多的,而且整個升在空中機翼上翹也很大。
傅前哨說,千萬別小看了這款新型無人機在翼梢上的小翼,它可以讓無人機升的更高、留空時間更長。
傅前哨:我們搭乘的很多飛機,像737和空客系列都是有這種小翼的,采取了降低誘導阻力的措施,有翼尖小翼和沒翼尖小翼它的升阻比還是差距比較大的。升阻比越大越省油、留空時間越長飛的更遠,飛的更高。我們的“翔龍”和剛剛曝光的新型無人機,在氣動上優(yōu)于美國的“全球鷹”和“捕食者”。
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(xiàn),盡管,偵察衛(wèi)星的出現(xiàn)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傳統(tǒng)高空偵察機的地位。但是1990年海灣戰(zhàn)爭期間,美國發(fā)現(xiàn)他們數(shù)量龐大、性能先進的衛(wèi)星并不能完全滿足偵察需要,傳統(tǒng)的高空偵察機不但沒有被取代,反而越來越重要——U-2/TR-1偵察機大量活動在伊拉克上空,甚至不得不把已經(jīng)退役的SR-71“黑鳥”偵察機拖出來,擔任繁重的偵察任務,而具備高性能的無人機此時也就有了用武之地。國防大學教授葛立德就對我國新型無人機充滿了期待:
葛立德:我們說的高性能的話一個是它的運載能力比較強,不僅可以搭載各種偵查設備,甚至是可以掛載各種有效的對地攻擊武器,這是它的一個重要的能力指標,再有就是中高空,長航時這個,飛行時間可以到幾十個小時,比如三四十個小時時間段,起碼是三十個小時到四十個小時時間段這樣一個長航時能力。這樣飛行時間長,飛行航程大,掛載能力強的話,它的綜合作戰(zhàn)能力應該說就更強一些。(記者郭淼)